首页

八奶奶户外2

时间:2025-05-25 14:16:39 作者:文商旅体超级场景崛起:广电媒体如何当好跨界“连接器”? 浏览量:95907

 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(记者 郎朗)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传承文化、促进消费的重要载体,而视听则是连接文化底蕴与消费场景,商业活动与文旅魅力的核心纽带。”

  22日,“文商旅体超级场景”共创计划交流活动在第五届中国(北京)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跨界合作板块举行。来自影视、文旅等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。

  图为活动现场。供图

  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级领导孟锐表示,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,正通过“大视听”战略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。他提出三大方向:一是以视听精品点亮融合,培育“微短剧+”新模式;二是以科创赋能创新场景,培育超高清、生成式AI等新业态;三是以服务保障护航发展,完善影视IP全产业链。

  活动中,多个品牌活动发布成为焦点。通过“矩阵IP汇聚流量”“活动IP提升文化影响力”“品牌IP激活消费动能”三大策略,2025“北京节节高”服务共同体焕新升级计划将打造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创新范式,联动100个节庆活动、200个区域品牌、300个地标和400位网红达人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消费生态闭环。

  此外,“大视听赋能交通运输和文旅深度融合”主题视听作品征集和联播活动、“未来视界,视听宋庄——视听点亮艺术”等启动仪式顺利举行。宋庄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刘磊表示,希望借助广电媒体和视听平台精美的镜头语言和强大的传播效应,塑造宣传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好故事、好创意、好声音,让视听与艺术在宋庄和合生辉,绘就文旅商体视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
  影视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也成为大会讨论的热点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通过《去有风的地方》《我的阿勒泰》的概念多个案例,深入剖析了传媒如何赋能文旅融合。他认为:“影视+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,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,实现双向奔赴。”

  华策影视副总编辑贾尧分享了《去有风的地方》从内容创作到文旅运营的全链路经验。剧中“有风小院”主场景被改造为咖啡厅、民宿和马场,形成“影视+文旅+电商”闭环,带动大理旅游人次增长。贾尧提出,影视IP需从“流量转化”升级为“长尾生态”,通过综艺联动、国际传播和衍生品开发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  无忧传媒副总裁刘甜则从社交媒体的角度,阐述了短视频和直播如何撬动文旅经济,以“甲亢哥”等案例,说明了社交媒体在文旅营销中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。

  湖北十堰、河北邯郸、贵州榕江从地方文旅创新探索的角度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。

  以武当山“武当一梦”“水都花月夜”等项目为例,十堰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、台长姚峰了解读“精细化服务+沉浸式体验”的双引擎模式。2025年五一期间,十堰累计接待游客589.97万人次,比去年增长了18.5%,实现旅游总收入39.06亿元,旅游收入达39亿元。

  “‘真’是文旅爆款的核心,村超不做完美人设,只展现真实的中国乡土。”贵州“村超”IP核心发起人王永杰分享了榕江如何从脱贫县逆袭为文旅黑马。通过“村超+非遗+全民传播”,榕江培养1.2万名农民主播,打造“足球+民俗”超级场景,带动县域GDP突破百亿。

  本次大会为与会嘉宾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、分享经验的平台,与会嘉宾认为,在新的发展阶段,应充分发挥广电媒体的传播优势,加强跨界合作,创新内容形式,提升用户体验,共同开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新局面。 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南京举办“宠物领养日”活动传递关爱

上述案例提及的官员,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(孙进新被开除党籍,按规定调整其享受的待遇),其他均已被双开,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。

产学研协同振兴乡村

向苍穹: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》是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历时3年创作完成的。他为写作该书进行了大量的寻访和采访工作,在行程万里寻访古代天文遗迹的同时,查阅上千万字有关资料,先后采访了方成、苏定强、崔向群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甘为群、赵海斌等首席科学家,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。

机遇中国 多彩世界|“希望未来能促进交流合作”,驻华使节与专家共鉴贵州企业创新力量

随后,“洋哥”志愿者们带着小朋友一起看英语绘本、欣赏英语电影,遇到不认识或者听不懂的字词,“洋哥”志愿者们还会耐心地给小朋友们解释,展开一场现场教学。

中国朝鲜族鹤舞迎来一批年轻传承者

为保护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,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,2017年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》专门设置了“权益保护”一章,包括涉及方方面面权益保护、总共七条的具体内容。“我刚才讲到的案例,就是这一章规定的投诉机制发挥了便捷、高效、低成本的优势。”

【我是Z世代】为胖女孩拍美照:这位“00后”让“她”看到自己的魅力

法治日报》记者近日调查发现,不少消费者反映,在一些网购平台,作为网购重要参考信息的商品销量、评价、店铺评分等可信度存疑,“水军”刷好评、刷销量的情况仍大量存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